中年才減肥也不晚!芬蘭研究:成功瘦身者「這些病」風險降19%
- 小
- 中
- 大

許多民眾在步入中年後,因家庭與工作壓力,體重往往悄悄增加。更有不少人認為「成家立業後,健康就好,沒必要再減肥」。然而,一項來自芬蘭的重要研究指出,即使是中年才開始減重,且不依賴藥物或手術,仍能為長期健康帶來實質益處。
許多民眾在步入中年後,因家庭與工作壓力,體重往往悄悄增加。更有不少人認為「成家立業後,健康就好,沒必要再減肥」。然而,一項來自芬蘭的重要研究指出,即使是中年才開始減重,且不依賴藥物或手術,仍能為長期健康帶來實質益處。
2025年5月27日,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在《JAMA Network Open》發表研究,分析中年體重變化與老年健康之間的長期關聯。

研究設計與族群
研究納入逾二萬三千名中老年人,並追蹤最長達35年。參與者依中年體重變化分為四組:
體重一直維持健康者
從超重或肥胖成功減至健康體重者
從健康體重增加至超重或肥胖者
體重一直處於超重或肥胖狀態者
研究期間追蹤是否發生2型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癌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並記錄死亡率。
研究發現
與體重持續超重或肥胖者相比,中年成功減重者健康風險顯著下降:
慢性病發生率:
體重一直健康者:29.3%
中年減重成功者:27.1%
體重一直超重者:45.2%
排除糖尿病後的其他慢性病發生率:
成功減重組:21.9%
持續超重組:34.3%
死亡風險:
成功減重者的死亡風險比持續超重者降低19%
減重方式與臨床意義
本研究強調,參與者大多透過自然方式減重,並未依賴手術或藥物。平均減重幅度約為6.5%,屬於溫和漸進型,但仍展現臨床上明確的健康益處。
此一結果顯示,即使到了中年,只要透過非侵入性的方式有效控制體重,仍可顯著降低未來罹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並延長壽命。
對於BMI超過25的中年族群而言,現在開始採取減重行動並不算晚。研究證實,只要能將體重減至健康範圍,並維持長期穩定,無論起點如何,都有助於預防多項疾病與早逝。
努力控制體重,對未來健康的影響,遠比你想的還要大。
延伸閱讀
韓國鄭多燕算什麼!印度鄭多燕讓一名網友跳3個月就瘦20斤!才剛開始看,就辣到噴鼻血了!只要一直做「這個姿勢」連續7天,腹肌、大腿肌通通都有了,太輕鬆了吧!吃對油脂才有「易瘦體質」!每天一匙降血壓、改善血流、減少罹癌率|每日健康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