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屍體吃飯!清道夫「埋葬蟲」的生態密碼

民視新聞網 2025-05-02 11:40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自然界無奇不有,有一種昆蟲專門吃動物的屍體,為了避免被其它昆蟲搶食,牠們還會將屍體藏進地底下;特殊的行為,被稱為是「埋葬蟲」。埋葬蟲專門解決腐爛的動物屍體,成了自然界重要的清道夫,讓生命得以循環、生生不息。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自然界無奇不有,有一種昆蟲專門吃動物的屍體,為了避免被其它昆蟲搶食,牠們還會將屍體藏進地底下;特殊的行為,被稱為是「埋葬蟲」。埋葬蟲專門解決腐爛的動物屍體,成了自然界重要的清道夫,讓生命得以循環、生生不息。

在人類沒注意到的角落,有一群從事衛生工作的昆蟲工人,默默將消逝的生命殘屑,化作養育新生命的能量,讓地球上的物質得以循環利用。

黃文伯台南大學生態科學系副教授:「我們實驗室剛好是專門研究,尼泊爾埋葬蟲行為,因為牠們算是一種狹溫適寒性的昆蟲,牠們沒有辦法在溫度很高的地方繁殖。」

靠屍體吃飯!清道夫「埋葬蟲」的生態密碼
尼泊爾埋葬蟲埋葬屍體之前,會先對屍體加工處理,利用大顎移除內臟,並且拔除屍體上的毛髮,接著牠們會用六足搖動屍體,將屍體周圍的土壤翻鬆,使屍體漸漸陷入土壤裡頭。

黃文伯台南大學生態科學系副教授:「牠會在牠的腹部第五節背板上面,會有兩條銼線,那這兩條銼線剛好就會卡在牠的翅鞘的位置,所以牠的翅鞘下緣地方會有兩條脊,所以牠就會在腹部擺動的過程中,這銼線就摩(擦)牠的脊而形成嗡嗡嗡的聲音。」

靠屍體吃飯!清道夫「埋葬蟲」的生態密碼
​​​​雌雄埋葬蟲的叫聲並不一樣,雄蟲的聲音低沉,通常用來示威和求偶,雌蟲聲音比較高亢,用來招呼幼蟲到身邊來餵食,經過一個月的蛹期,牠們就會羽化為成蟲爬出蛹室,離開墓穴的新世代,跟牠們的父母一樣,開始尋找動物屍體,將死亡轉化為生生不息是牠們最神聖的使命。

【原文出處】:靠屍體吃飯!清道夫「埋葬蟲」的生態密碼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