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坐月子學問大!醫師破解產後調養迷思 保暖、飲食、運動一樣不能少

民視新聞網 2025-03-13 13:26
春天坐月子學問大!醫師破解產後調養迷思 保暖、飲食、運動一樣不能少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但對剛生產完的媽媽來說,春天坐月子卻是個大挑戰。天氣忽冷忽熱,加上濕氣較重,稍不注意就可能著涼、上火,影響身體恢復。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提醒,春季坐月子要特別注意保暖、飲食、衛生與運動,才能幫助身體順利調養,避免產後不適。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但對剛生產完的媽媽來說,春天坐月子卻是個大挑戰。天氣忽冷忽熱,加上濕氣較重,稍不注意就可能著涼、上火,影響身體恢復。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提醒,春季坐月子要特別注意保暖、飲食、衛生與運動,才能幫助身體順利調養,避免產後不適。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俗話說「春寒料峭」,春天雖然氣溫回暖,但早晚溫差大,對於產後身體虛弱的媽媽來說,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風寒。張瑜芹醫師建議,坐月子的媽媽可以採取「洋蔥式穿搭」,選擇多層次、容易增減的衣物,確保身體保持適當的溫度。此外,雖然要防風,但不代表要將房間封閉不透氣,建議每天開窗通風20至30分鐘,保持空氣流通,但避免讓風直接吹到頭部和腰部,以免風寒入侵。

●均衡飲食,避免上火

春天容易「上火」,特別是坐月子期間若食補過度,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張瑜芹醫師表示,產後飲食應以清淡、營養均衡為主,推薦適量補充雞湯、魚湯、排骨湯等,不僅有助於乳汁分泌,還能補充水分,提高代謝。不過,她也提醒,辛辣、油炸或過補的食物,例如燒烤、辣椒、人參、麻油雞等,應該適量攝取,以免影響身體恢復。


春天坐月子學問大!醫師破解產後調養迷思 保暖、飲食、運動一樣不能少
自然產的媽媽則大約產後兩週可開始淋浴,水溫以37°C左右為宜。(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科學洗澡,保持清潔

過去傳統認為「坐月子不能洗澡」,但張瑜芹醫師強調,這主要是因為過去衛生條件不佳,容易引發感染,但現在醫學進步,適當清潔反而能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她建議,剖腹產媽媽在傷口癒合良好的情況下,產後一週可以用溫水擦拭身體,自然產的媽媽則大約產後兩週可開始淋浴,水溫以37°C左右為宜,避免過高或過低。此外,雖然泡澡可能讓人感覺放鬆,但產後仍應避免,以免增加感染風險。洗頭後也要立即吹乾,以防受涼。

●適當運動,促進恢復

坐月子期間雖然需要休養,但適當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減少水腫,還能降低產後憂鬱的風險。張瑜芹醫師表示,產後1至2週的媽媽可以嘗試簡單的伸展運動,如抬腿、深呼吸,幫助促進血液循環。產後約1個月後,可開始輕量運動,如散步或產後瑜伽,以幫助身體恢復。同時,她也提醒,媽媽們雖然產後疲勞,但應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躺,適當活動能幫助排出惡露,減少產後肥胖的機率。


春天坐月子學問大!醫師破解產後調養迷思 保暖、飲食、運動一樣不能少

如果對產後護理還有疑問,也可以諮詢專業醫師,確保自己與寶寶都能度過健康快樂的坐月子時光。(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春天坐月子更要細心照顧自己

春天的氣候變化無常,產後媽媽的身體較為虛弱,做好科學的產後調養,才能讓身體更快恢復。張瑜芹醫師提醒,新手媽媽們不必過度迷信傳統習俗,而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搭配正確的保暖、飲食、衛生與運動方式,讓坐月子變得更健康、更舒適。


【原文出處】:春天坐月子學問大!醫師破解產後調養迷思 保暖、飲食、運動一樣不能少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