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首創共用臨停區 開放「4大車種」使用

- 小
- 中
- 大
生活中心/李世宸、蔡明政 台北報導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台北市許多地點,出現白框黃線的停車格,讓不少民眾霧煞煞,其實這是全台首創的「共用臨停區」,保障復康巴士、長照車輛、計程車和貨車臨停需求,一般車輛隨意停放恐怕會吃上最高1200元罰單。
生活中心/李世宸、蔡明政 台北報導
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台北市許多地點,出現白框黃線的停車格,讓不少民眾霧煞煞,其實這是全台首創的「共用臨停區」,保障復康巴士、長照車輛、計程車和貨車臨停需求,一般車輛隨意停放恐怕會吃上最高1200元罰單。
車來車往的北市忠孝東路,路邊這個停車格很不一樣,黃線配上白框,這是因應高齡化加上地狹人稠,北市首創全台的「共用臨停區」,設置在路邊醒目且方便上下車的位置,但因為還不是很普及,民眾反映霧煞煞。民眾:「汽車停的是不是啊?這樣看會很像是計程車跟一般轎車嗎?它是停公車嗎?」

其實共用臨停區不開放一般車輛臨停,而是提供4大對象,復康巴士、長照車輛、計程車和貨車臨停,目的是要保障這些公共服務目的車輛,不因停太久吃上罰單,而且考量到方便性,不會將共用臨停區設在多個停車格其中一個位置,反而是會設在醫院或學校門口等地點,期盼服務更多弱勢族群。民視記者李世宸:「在台北市部分的計程車招呼站,在一般假日的時候,是可以開放臨停使用的,像我背後這輛車一樣,停了也不用怕被罰錢,但是在共用臨停區的位置,因為它帶有公共服務的性質,因此如果隨便停放的話,可能會開罰最高1200元。」

此外,計程車雖然能停放在共用臨停區,但規定計程車不可排班,民眾若有設置需求,可向里長或地方公會提出申請,北市府將邀請里辦和專家等展開會勘,評估設置可行性,年底前目標要增設到100處。北市停管處企劃科長楊遠明:「每個里辦都有提供(共用臨停區)地點,我們就是按照他們提供的地點,我們去會勘,正在持續地進行中,年底完成100處應該是沒有問題。」4月交通局當時統計,全市只有18處共用臨停區,8月最新統計已經來到59處,預期年底前達標之外,也希望更多公共出入人潮聚集處能夠設置,響應共用臨停區的停車概念。
【原文出處】:北市首創共用臨停區 開放「4大車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