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調所公布「離岸風電」地質資訊 開放協作平台套疊功能

- 小
- 中
- 大

即時中心/詹詠淇報導政府為促進能源轉型及2050淨零政策,離岸風電已成為台灣綠能發展關鍵之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今(18)日公布「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協作平台新功能,可套疊風場規劃位置及相關環境敏感或限制區位,供風場規劃及決策評估參考。
即時中心/詹詠淇報導
政府為促進能源轉型及2050淨零政策,離岸風電已成為台灣綠能發展關鍵之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今(18)日公布「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協作平台新功能,可套疊風場規劃位置及相關環境敏感或限制區位,供風場規劃及決策評估參考。
地調所今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加速離岸風電建置效率,地調所持續推動風場海域地質調查,目前已完成彰濱風場海域區域尺度地質調查成果解釋分析,並發布於「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
地調所說明,系統除原有查詢功能,現更開放協作平台新功能,可套疊風場規劃位置及相關環境敏感或限制區位,包括:管制範圍、經濟活動、環境保育等24種圖資及地質調查資料可供風場規劃及決策評估參考,將專業調查資訊引入實務操作,全力推進風電綠能的發展。

地調所表示,根據海域地質調查成果,可能影響風機基礎安全的地質影響因子,包括:淺層斷層、沙波飄移、氣煙囪及淺層火成岩等,而現有離岸風電規劃場域中,東側近岸區有較多的氣煙囪、南側場域靠近澎湖群島有不均勻分布的淺層玄武岩、中央區之彰雲沙脊有廣泛的沙波移動,及在北側有較多的淺層斷層等。

地調所指出,透過「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開放的協作平台,可直接套疊規劃開發風場區塊與各種地質影響因子在區塊內外的分布情況,平台中3D模式可將調查剖面資料,以海底定位最直觀方式呈現,協助使用者充分認識與瞭解區域的地質概況。

地調所說,協作平台操作簡便,不需登入帳號即可瀏覽地質影響因子的分布情形;若欲進行區塊鄰避分析,登入帳號(可免費申請)後即可在平台中自行繪製或上傳至指定區塊,選擇欲排除的地質因子影響性圖層或環境敏感及限制區位圖層,一次進行多項目的演算分析,快速掌握不受影響的區域範圍及面積大小,且結果可隨時下載再進行個人需要的加值運用,或直接儲存於雲端,方便後續使用。
地調所指出,協作平台的資料對個別個案場址工程尺度的細部調查與設計有相當有益,且對離岸風電開發廠商而言,透過系統協作平台分析後,其人力、物力或資源投放將更加高效,大幅縮短繁瑣規劃海域地質普查與精查相關的環境影響說明書等備案時程,並支援風電工程的準備階段,使其邁向綠能淨零碳排目標更迅速。
地調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展調查計畫,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台灣離岸風場海域區域尺度地質調查,在確保離岸風機建構在安全的地質環境下,以保永續發展,完善藍色國土基礎地質資料。
延伸閱讀

離岸風電台灣隊新里程碑!富崴能源簽下31支風機 成台電二期最大採購合約
2021-12-29 19:15

O'right歐萊德發起串連「關燈一小時」 創下節電15萬瓩紀錄
2023-03-27 14:52

自綠生活節 娘家支持FSC挺森林永續! 100%無添加,守護最愛!
2023/09/17 13:00:25

連鎖企業ESG轉型!商業司長秋季加盟展傳授「智慧節能」解方
2023/09/18 10:09:25

台積電宣布加速採用再生能源 2030年目標比例從40%升至60%
2023/09/15 15:16:00

綠學院民調「8成民眾支持離岸風電扶植台灣隊」 立委籲政府盡速成立專責中心
2021-06-09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