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潮衝擊手工饅頭店 業者預計改採機器製作

- 小
- 中
- 大
民視新聞/林詠琪、陳泊翰 新北報導新北市一間饅頭店,經營6年多,有2間分店,生意一直不錯,但近年缺工問題嚴重,手工製作饅頭又需要大量人力,長期下來不少員工受不了離職,業者只好改用機器製作,但卻引起老顧客反彈,讓業者相當無奈,只好繼續研究,讓機器的口感與手工製作盡量相近。
民視新聞/林詠琪、陳泊翰 新北報導
新北市一間饅頭店,經營6年多,有2間分店,生意一直不錯,但近年缺工問題嚴重,手工製作饅頭又需要大量人力,長期下來不少員工受不了離職,業者只好改用機器製作,但卻引起老顧客反彈,讓業者相當無奈,只好繼續研究,讓機器的口感與手工製作盡量相近。
刀刀切下,一顆顆大小均勻的饅頭送上輸送帶,另一頭,不斷放進鋪平的麵糰,最後將饅頭送進蒸爐裡,有機器代替人工,省力省時,還提高產量。
新北饅頭店鄭店長說,「機器製作的饅頭速度比較快,而且也減少人力,在揉製過程減少一些職業傷。」
新北市這間,有饅頭界的勞斯萊斯稱號的業者,五年前就買好機器,但堅持手工揉捏遲遲沒使用,直到近年人力不足,不得不重啟,還收掉一間分店。

新北饅頭店楊老闆說,「工作性質是比較少年輕人願意去接受,自身的病痛之外,加上同事相繼都受了傷,我覺得這樣子不行還是改機器好了。」
新北饅頭店楊老闆說,「大拇指我要把他壓進去,還有右手的手腕也要出力,讓他們的手肘都嚴重地變形了。」
繁複步驟,一天就要做上千顆,長期下來,員工的手腕、拇指、腰都受傷,為了繼續營業,目前改為兩成手工、八成交由機器,從外觀來看,人工揉捏比較圓潤,蒸完後蓬鬆。機器製造的,四四方方較小顆。而這一種,撕開來有滿滿內餡的,目前主要是手工製作,兩種口感見仁見智。

新北饅頭店鄭店長說,「一開始他們知道要改為機器的時候,都會反映就是蛤還不是手工的喔,可是其實我們這一陣子一直不斷跟客人講,原物料沒有變你們回去試試看,目前的反應都還OK。」
不過缺工潮,不僅讓連鎖餐飲受衝擊,傳統手工饅頭也受影響,未來傳統技藝會不會變質?備受考驗。
【原文出處】:缺工潮衝擊手工饅頭店 業者預計改採機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