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1起限制鎵、鍺出口 專家:台廠受影響有限

- 小
- 中
- 大
民視新聞/楊思敏、鍾淑惠台北報導美中晶片戰打得激烈,中國商務部反擊、宣布8月1日開始,限制「鎵」和「鍺」出口,這2項金屬常用在半導體、手機通訊和光學材料,被認為是反制美國和盟友的圍堵政策。專家分析,目前台廠受影響有限,但中國改從上游材料端下手,未來是否擴大,甚至引發另一波通膨,值得觀察。
民視新聞/楊思敏、鍾淑惠台北報導
美中晶片戰打得激烈,中國商務部反擊、宣布8月1日開始,限制「鎵」和「鍺」出口,這2項金屬常用在半導體、手機通訊和光學材料,被認為是反制美國和盟友的圍堵政策。專家分析,目前台廠受影響有限,但中國改從上游材料端下手,未來是否擴大,甚至引發另一波通膨,值得觀察。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說,「中國政府依法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其用於合法用途,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履行國際義務。」
中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從8月1日始,限制出口「鎵」和「鍺」金屬,強調是保護國家安全,但因為鍺和鎵兩種金屬廣泛用在半導體、手機通訊和光學材料上,被認為是中國針對美國禁晶片輸入中國,展開反擊,也代表美中晶片戰越發激烈。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表示,「(鎵鍺)具有明顯軍民兩用屬性,中國政府實施出口管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中方已經通過中美中歐,出口管制對華渠道,進行了預先通報。」

專家分析,中國在鍺和鎵金屬的市占率高達80%以上,從半導體原料下手,效應是否擴大,造成另一波通膨,值得關注。幸好目前對台廠影響不大,台積電表示,出口管制不會對生產產生任何直接影響,密切關注發展。至於用鎵製造光電器件的穩懋,只有少量基板從中國購買,主要還是靠德國和日本供應,影響有限。

中國和美國、世界兩大經濟體關係緊張,中國力圖反制美國。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正訪問北京,預期晶片戰議題也會是雙方討論焦點。
【原文出處】:中國8/1起限制鎵、鍺出口 專家:台廠受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