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2022-12-23 23:20
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新冠疫情來到第3年,迎接曙光之際,台大醫院將這兩年多的經驗為文成書,讓我們能夠反思《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在2020年初,醫院發訊息提醒同仁,關注在中國武漢的肺炎感染案;1月6日啟動雙重檢傷與特別診分流機制,才能在1月底發現國內第2例確診個案。當日啟動院級疫情中心會議,並且每日密集向各部門公開院內情形,且修訂資訊,包含更新檢傷標準以及員工健康監測等。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新冠疫情來到第3年,迎接曙光之際,台大醫院將這兩年多的經驗為文成書,讓我們能夠反思《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在2020年初,醫院發訊息提醒同仁,關注在中國武漢的肺炎感染案;1月6日啟動雙重檢傷與特別診分流機制,才能在1月底發現國內第2例確診個案。當日啟動院級疫情中心會議,並且每日密集向各部門公開院內情形,且修訂資訊,包含更新檢傷標準以及員工健康監測等。


敦睦艦隊、萬華疫情 台大醫院全力支援


仰賴SARS經驗,台大醫院才能開設疫病門診,提供14天內從中港澳地區返台或有接觸史的人看診,由感染科以及胸腔內科醫師支援,並進行流感快篩與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核酸檢驗,做到分流。在2021年萬華疫情發生時,當時湧入相當多的確診者,院方在急診室外搭建發燒篩檢區,在5天內便完成原先需14天的獨立採檢空間,並支援敦睦艦隊案的400支血液抗體檢測,以及2021年2月的部桃清零專案在6小時完成500支核酸檢測等。


 

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他擔任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提醒台大醫需要面對這項挑戰。不論病人如何開始,檢驗病人是否為肺炎個案,檢驗醫學部與感控中心都做了整備。當時中國還有不少旅行團來台,其中來自武漢的確診者「武漢大媽」(院內同仁暱稱)很快被送進負壓隔離病房,分離出台灣第1株,全球第4株的冠狀病毒株。相信大家記得台灣首例本土病例,為中部的白牌車司機,當時需靠血清檢查,靠幾個實驗室開發,台大扮演重要角色。


院方積極配合政府大量施打的政策,整合將近20個單位,執行標準化的疫苗施打任務,啟用鄰近醫院的國際會議中心以及臺灣大學醫學院體育館兩處大型場館,共開設8線門診接種站,透過繽紛的彩虹動線指引路線與區分診別、設置拍照打卡板製造安全愉快氣氛,等候時觀看衛教影片吸收正確防疫知識、接種結束後還能領取特別設計的可愛紀念貼紙,讓民眾接種疫苗宛如參加嘉年華盛會。並設置孕婦、兒童青少年疫苗專門門診,設計專屬的疫苗貼紙。雖然不敷成本,但沒想到立牌與貼紙竟因外國媒體分享到社群網站而紅到國外。自COVID-19 疫苗開打後,每日最高可達4000人次以上,到2022年11月21日累計施打超過48 萬人次。


超過114位台大醫院醫療及行政團隊 提供抗疫經驗


癌症、罕病或其他疾病不會因為COVID–19的出現而不存在,醫院既要增加專責病房的占比,但另一方面還有非COVID–19的病人要照顧,要是醫護人員也染疫了,人力就更加吃緊。這3年來臺大醫院的抗疫經驗,院方邀請了院內114位各類醫事人員及行政後勤人員受訪或提供資料。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曾說,假如說新冠疫情對醫療系統而言是個考試,就結果來看,醫院可以說已經通過了測試。但是,考試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要求通過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檢視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並做出改善。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能提醒民眾正確的防疫概念,繼續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模式,同時也將台大醫院的抗疫經驗分享給政府或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士做為參考,避免歷史一再重演,日後面對新的病毒也可以快速找到應對的方式。


 

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台大醫院發表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圖/台大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足底筋膜炎只痛足底?醫揭好發部位 親授4招居家緩解
▸當耳鳴合併耳悶持續未改善! 醫示警:1癌症恐找上你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我要留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