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高峰會 中研院長提出淨零排放3關鍵技術

民視新聞網 2021-04-28 10:09
諾貝爾獎高峰會 中研院長提出淨零排放3關鍵技術

諾貝爾獎高峰會線上會議26日至28日舉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會中發表簡短演講提及2050年要達淨零排放,有3關鍵科學技術,包括碳捕獲及轉化、空氣中捕碳及避免二氧化碳形成。

諾貝爾獎高峰會線上會議26日至28日舉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會中發表簡短演講提及2050年要達淨零排放,有3關鍵科學技術,包括碳捕獲及轉化、空氣中捕碳及避免二氧化碳形成。

第一屆諾貝爾獎高峰會由諾貝爾基金會、美國國家科學院(NAS),以及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共同舉辦,今年主題為「我們的星球,我們的未來」,會議主軸從全球抗疫經驗延伸討論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下降、經濟不平等、科技創新、在地行動等當代重要議題。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今年以「艱鉅問題的科學解方」為題於會中發表簡短演講指出,距今不到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已知的關鍵點包括提升能源效率的技術研發、再生能源的基礎建設、儲能與輸配電系統等,但卻面臨土地資源有限而較難發展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國家及航空業、重工業等領域,化石燃料也難以全面被取代。

廖俊智表示,要達到淨零排放的關鍵是「碳管理」,包括碳捕獲、空氣中捕碳及避免二氧化碳形成等3個面向,而目前捕獲二氧化碳的成本極高,難以大規模運用,如何再利用也是另一道科學難題。

廖俊智也說,從空氣中捕碳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光合作用,但速度不夠快,因此需要在光合作用的機制上,運用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研發下一代技術,這二個技術就是在二氧化碳形成時立刻捕捉,或直接從空氣中捕捉後將其轉化為其他化學物、物質材料、燃料等。

第三個關鍵技術則是在化石燃料燃燒之前,將碳分離出來,避免形成二氧化碳,廖俊智舉例,像是研發分解甲烷成碳及氫氣的技術,氫氣可作為能源、碳可直接儲存,或是重新排列生物質中的分子結構,變成直接轉化利用二氧化碳。

廖俊智強調,發展這些關鍵技術除了需要大量科學研發資金,還需要科學界、工程界及社會共同合作,一旦成功,便有更多達到淨零排放的途徑與方法。

(中央社)

我要留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