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貓頭鷹幼鳥怎麼辦 「不捕捉、先觀察」

2021-04-22 15:34
撿到貓頭鷹幼鳥怎麼辦 「不捕捉、先觀察」

撿到貓頭鷹幼鳥怎麼辦?近日新竹香山派出所接獲民眾通報,在景觀大道下運動場撿到貓頭鷹(領角鴞),市府保育人員初步評估動物無明顯外傷,判斷為幼鳥離巢練飛落地,後續已由市府原地野放。

撿到貓頭鷹幼鳥怎麼辦?近日新竹香山派出所接獲民眾通報,在景觀大道下運動場撿到貓頭鷹(領角鴞),市府保育人員初步評估動物無明顯外傷,判斷為幼鳥離巢練飛落地,後續已由市府原地野放。 

領角鴞為保育類鳥類,中小型貓頭鷹,體長約19至25公分,頭頂有羽角,長相可愛,喜歡吃肉,主要以小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等為食,棲息於闊葉樹林中,羽毛有與樹幹相仿的保護色,在樹林中不易被發現,春夏季晚上會發出「不一一」的叫聲。會利用樹洞營巢,繁殖季為3月至7月。在台灣普遍棲息於1,1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都市及學校綠帶經常都有領角鴞的蹤跡,是臺灣唯一能在都市內見到的貓頭鷹。

撿到貓頭鷹幼鳥怎麼辦 「不捕捉、先觀察」
照片來源:新竹市政府

產發處表示,幼鳥需要親鳥照顧,教導飛翔及狩獵技巧,才有機會在野外存活,最好的野放地點,除了適合生存的棲地環境外,最重要的是找到幼鳥練飛落巢地點,可以讓親鳥及幼鳥重逢,增加幼鳥存活機會。因此產發處呼籲,領角鴞繁殖季來臨,如果看到領角鴞幼鳥時,請先不要捕捉,觀察周邊環境,找到適合的樹木,把幼鳥放回樹上,讓親鳥有機會找到自己的鳥寶寶,繼續照顧及訓練,鳥寶寶才有機會長大。

 

 

四季線上/吳文宜報導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