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冠疫苗會疲倦、發燒、疼痛?是副作用還是不良反應?

2021-03-07 07:00
打新冠疫苗會疲倦、發燒、疼痛?是副作用還是不良反應?

首批新冠病毒疫苗抵台,預計將在近期開始施打。先前歐美各國皆傳出施打疫苗後的不良事件個案,民眾對疫苗的安全性仍有相對擔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指出,現階段無論是減毒疫苗、mRNA疫苗、重組病毒疫苗、棘蛋白疫苗等等,大都使用病毒的片段基因,來引起免疫系統反應,才能有效產出抗體。

新冠病毒疫苗一年就上市 罕見過敏反應較高?

首批新冠病毒疫苗抵台,預計將在近期開始施打。先前歐美各國皆傳出施打疫苗後的不良事件個案,民眾對疫苗的安全性仍有相對擔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指出,現階段無論是減毒疫苗、mRNA疫苗、重組病毒疫苗、棘蛋白疫苗等等,大都使用病毒的片段基因,來引起免疫系統反應,才能有效產出抗體。

不過,基因片段畢竟是病毒的一部分,黃軒醫師指出,無論先前的人體試驗受試者再多,單一疫苗很難囊括全球70幾億人口的不同體質。因此,即便疫苗已試驗成功,也仍會有副作用出現。過往疫苗須經歷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傳統疫苗甚至需要十年以上才能上市,如愛滋病疫苗已研究超過20年,仍未成功。

黃軒醫師表示,新冠病毒屬於大災難,人類需要加速型的臨床試驗,藉由將三期人體試驗人數增加,將過程壓在最短時間內,如Modernay 在第三期收了30,000名試驗者、Pfizer第三期也收了37,796人。雖然臨床試驗加速通過,但罕見的過敏反應數偏高值得擔心。以流感疫苗來比照,每百萬劑約1.3罕見過敏反應,而Pfizer疫苗每百萬劑出現 29 罕見的過敏反應。

 

打新冠疫苗會疲倦、發燒、疼痛?是副作用還是不良反應?

 

副作用不等於不良反應 第二劑通常較第一劑更高

黃軒醫師解釋,以Pfizer-BioNTech疫苗目前數據來看,約施打每百萬劑才出現 11.1 次過敏反應,與流感相比雖然偏高,但目前未有人因此死亡。各國媒體大幅報導導致民眾擔憂的個案,大多數是將疫苗的不良反應通報視為副作用通報,而兩者並不能等量齊觀,一些嚴重的不良事件通報甚至死亡個案,皆是時序上相關,而無必然的因果關連。

黃軒醫師說明,醫學上疫苗的「不良事件」與「副作用」不是同一件事。副作用是指可預期出現的反應,如打針後的紅腫熱痛。打疫苗所產生的嚴重副作用極為少見,否則任何國家的主管機關都不會允許上市。而不良反應是指不可預期的過度反應,雖然通常數量多,但與疫苗真正相關者其實很少。

事實上,從卡介苗到流感疫苗等等,施打後都會有一定比例的局部副作用,如卡介苗施打後輕微不良反應約在95-99%之間,流感疫苗紅腫副作用為1-2%、熱痛為25-50%。至於新冠病毒疫苗主要的副作用為「疲倦」、「發燒/發冷」、「疼痛」(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疼痛、關節疼痛、頭痛)。現階段來看,第二劑疫苗的副作用往往比第一劑更高,例如Pfizer-BioNTech疫苗的疲倦副作用,在第一劑只有42%,在第二劑後有75%;Modernay疫苗的疲倦副作用,在第一劑只有38.4%,在第二劑後有67.6%。

 

打新冠疫苗會疲倦、發燒、疼痛?是副作用還是不良反應?

 

疫苗保護力是避免變重症 勤洗手戴口罩應持續進行

黃軒醫師表示,無論是疫苗常見副作用或罕見副作用,皆未有因此死亡的個案,但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卻是流感的2-3倍,在權衡感染重症的危險性來看,施打疫苗對於減緩傳播、減少死亡來說是有幫助的。而民眾對於所謂疫苗「保護力」分數也有誤解,保護力是指「避免演變為重症的保護能力」,並非阻斷人體受感染且將病毒擴散出去的能力。

不良反應是疫苗接種所要付出的必要風險,比如狂犬病疫苗的毒性遠高於其他疫苗,但由於人類感染後死亡率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在不施打疫苗極可能失去性命的情形下,多數暴露在狂犬病風險中的人群會選擇接種疫苗。

黃軒醫師建議,有疫苗可施打是好消息,但不等於已是對抗新冠病毒的全面勝利。因為疫苗本身,不能完全預防感染,只有「洗手,戴口罩,安全距離」才是持續且必需的日常生活方式。

 

打新冠疫苗會疲倦、發燒、疼痛?是副作用還是不良反應?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我要留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