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懂台灣】必看經典神作!野百合學運、亞洲四小龍……台灣人的光輝年代

- 小
- 中
- 大

1980年代開始,台灣在各方面出現劇烈轉變。1987年,宣布解嚴、1990年野百合學運,台灣進入本土化、民主化時代,經濟也快速起飛,台灣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不過也是從這時開始,大導演、大明星、技術人員外流,讓原先紛亂的電影界更加不景氣,年輕的新銳導演出現,對台灣電影產生深遠的影響。
1980年代開始,台灣在各方面出現劇烈轉變。1987年,宣布解嚴、1990年野百合學運,台灣進入本土化、民主化時代,經濟也快速起飛,台灣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不過也是從這時開始,大導演、大明星、技術人員外流,讓原先紛亂的電影界更加不景氣,年輕的新銳導演出現,對台灣電影產生深遠的影響。
80、90年代「黑政治」
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事件、以及1984的江南案,這一連串事件,讓國民黨私下進行的政治陰謀手段引起關注。
《被出賣的台灣》這部2009年的美國電影,便是以那段時空為背景;而2017年的電影《血觀音》,更將台灣從過去到最近的政治、社會事件置入劇情。


這兩部電影揭露了80到90年代期間台灣政治黑暗的一面,想知道更多細節請讀這篇。
亞洲四小龍、台灣錢淹腳目傳說的開端
80年代起台灣經濟高度成長,許多青年前往都市謀生,都市也處在新舊交替之際,這個時期有不少電影都捕捉了當代的氛圍,當時的新銳導演也在這時大放異彩。



80年代的都會與青年與現在有什麼不同呢?更多電影與背後故事看這裡。
解嚴後的青春世代
台灣在1987年7月15日,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嚴,侯孝賢電影《尼羅河女兒》剛好碰上這波轉變。接著發生「野百合學運」,象徵年輕人期待更自由的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揮灑青春、體驗戀愛,並迎來台灣流行音樂的盛世。




在那段樂觀明亮的歲月中,還發生哪些事情呢?點這篇就對了!
我們從當代或過去的電影中看見,台灣在1980到1990間經歷了哪些轉變,並從此進入比以前更自由的年代,邁進下一個狂飆的10年。
(民視新聞網/陳思瑀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