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白沙屯媽祖叫「粉紅超跑」?專家揭背後故事 進香路線靠「這招」決定

- 小
- 中
- 大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一年一度的進香活動盛大展開,今年吸引將近33萬名信徒報名這場百年盛事,5月1日23點25分登轎出發,展開10天9夜的徒步行程,白沙屯媽祖的一大特色是鑾轎轎頂覆蓋一層粉紅色薄帆布,且行進速度相當快速,也被信徒稱作是「粉紅超跑」或是「粉紅法拉利」,而這樣的特徵背後故事曝光,進香路線「怎麼決定」也大公開。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一年一度的進香活動盛大展開,今年吸引將近33萬名信徒報名這場百年盛事,5月1日23點25分登轎出發,展開10天9夜的徒步行程,白沙屯媽祖的一大特色是鑾轎轎頂覆蓋一層粉紅色薄帆布,且行進速度相當快速,也被信徒稱作是「粉紅超跑」或是「粉紅法拉利」,而這樣的特徵背後故事曝光,進香路線「怎麼決定」也大公開。

命理專家楊登嵙指出白沙屯媽祖從拱天宮出發,一路徒步往返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路程橫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4縣市,來回約400公里,而這段路程中最大特色就是,沒有固定期程和路線,全按照媽祖旨意,媽祖會坐在神轎上指引,行徑飄忽不定,進香時程也憑擲筊而定,這對跟隨的信眾體力還耐力來說都是一大考驗,而白沙屯媽祖行徑過程有時會相當快速,往年曾有每小時7公里的速度,30多小時就抵達北港的超速紀錄。這也是往年常常讓眾人跟不上媽祖速度的主因之一。

媽祖神轎四周敷以刺繡的轎彩,通常有龍鳳、麒麟或花鳥圖案,轎前繡有「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字樣。轎頂則有金色「繡球祥獅」雕刻,並覆蓋粉紅色帆布有防雨功效,白沙屯馬祖的神轎僅提供進香使用,平時則是收起來,不做他用。為了因應長途跋涉的需求,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神轎自古以來就是採用竹製藤編的轎身為主體,再搭配以白沙屯人所謂的「角仔竹」為轎桿,搭建而成的神轎輕便,四人可扛;以竹子作為轎桿,重量較輕且機動性高,可以隨時因應各種路況或突發狀況。藤與竹的韌性與彈力可以緩衝行轎時的衝擊,除了輕便以外也兼具保護媽祖神像的功能。為了保護裡面的軟身媽祖,在神轎裡還加兩個橫式竹竿,用於幫媽祖固定及避震。轎頂粉紅色帆布功用則是,萬一中途遇到下雨,就可以放下遮雨,保護神轎不被雨淋,選用粉紅色就是要凸顯媽祖慈悲心,回鑾間會把神轎粉紅色帆布放下,也是為了保護靈力不外漏及避免干擾,這樣的形式和顏色是自古傳承到現在。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