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川普覬覦格陵蘭、想把加拿大納為第51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解讀狂人意圖

- 小
- 中
- 大

作者:財訊雙週刊/林信男美國總統川普常語出驚人,不僅放話要取得格陵蘭,還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財訊》雙週刊指出,對於川普的「狂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11日表示,格陵蘭和加拿大擁有的礦產和自然資源,是川普的目標,由此可見「能源會變成兵家必爭之地」。
作者:財訊雙週刊/林信男
美國總統川普常語出驚人,不僅放話要取得格陵蘭,還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財訊》雙週刊指出,對於川普的「狂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榮譽教授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11日表示,格陵蘭和加拿大擁有的礦產和自然資源,是川普的目標,由此可見「能源會變成兵家必爭之地」。
舒爾茲因共同開發「布萊克–舒爾茲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Model),獲得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今日上午在臺灣師範大學,以「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Uncertain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ustainability)為題,發表專題演說。雖然事前表明,避免詢問與美國政治有關的問題,但在座談與現場提問環節,舒爾茲仍簡單回應,川普為何對格陵蘭和加拿大如此感興趣。
欲達成能源自給自足 礦產是關鍵
「我就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舒爾茲指出,川普為何想把加拿大納入美國?因為當地擁有很多美國沒有的礦產,若能取得這些礦產,美國就能做到能源的自給自足,而川普覬覦格陵蘭,也是基於一樣的邏輯,「就能源生產速度而言,美國比不上中國,所以川普才會說要格陵蘭和加拿大。」
舒爾茲分析,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挺身而出捍衛世界,只要各國願意遵守規則,美國就會投資新興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與此同時,美國也接收了許多來自前述國家的出口商品。
舒爾茲說,但時至今日,美國已改變想法,不認為能再以一己之力,保護所有國家,全球也開始出現更多「各自為政」的情形,在這個情況下,資源的自給自足,就變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能源。
「未來的能源,不是『挖』出來的,而是『製造』出來的。」舒爾茲強調,川普看上格陵蘭和加拿大,是為了達成能源自給自足的目標,因為在產製能源的過程中,許多礦產是不可或缺的,這正是許多國家,都對稀土元素虎視眈眈的原因。
至於美國最終能否取得礦產資源?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舒爾茲認為,就看川普的談判結果,「川普喜歡談判,一切都是談判,這是個零和遊戲,我能賺錢,就代表其他人會賠錢,這是川普一貫的認知。」
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高 事前缺乏詳細分析
當被問及,川普上任後大搞「政府瘦身」,揚言廢除教育部,可能造成什麼影響?舒爾茲答道,許多政策缺乏詳細分析,政府的行動應循序漸進,政策要愈做愈多,而不是像「減法」般不斷裁撤,「猶如把舊鞋子丟掉」。
舒爾茲說,倘若美國教育部真的被廢除,「我只希望,他們丟掉之後,又會反悔。」
《財訊》雙週刊指出,舒爾茲稱,川普的政策帶來不少「雜音」,使許多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而「雜音」愈多,波動性就愈大。他強調,事情不能只看平均值,而是要觀察平均值以外的「雜音」,這些「雜音」就像樂團演奏時有人出錯,很快就會被發現。
他舉例,如果一條河的平均深度是0.75公尺,直接下水渡河,似乎不會有危險,但0.75公尺是「平均值」,河的某處可能深達4公尺,不會游泳,就有溺斃風險,這種只有「一次機會」的事,就是不確定性的存在。
本文出自:為何川普覬覦格陵蘭、想把加拿大納為第51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解讀狂人意圖
延伸閱讀
華航最年輕總經理!航空業鋼琴王子陳漢銘 有套「不靠譜」的管理學
力拚韓國,工研院用老技術升級記憶體!提高晶片效率、降低成本 開啟邊緣AI應用想像
美烏兩國吵愈凶IHI股價漲愈多!經歷造假風波 日本百年軍工股絕處逢生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延伸閱讀

台灣力拚亞洲綠能發展中心! 2025年產值1.2兆元
2020-10-14 12:40

新聞觀測站/後疫情時代挑戰 台灣半導體關鍵競爭力分析|2020.10
2020-10-20 15:22

群創光電2024年稅後純益67億元 EPS 0.76元
2025/03/13 18:28:46

渣打上調台灣經濟今年成長預測 專家分析潛在下行風險影響
2025/03/13 18:29:01

牛肉麵冠軍出爐! 烘乾番茄、哇沙米點綴最吸睛
2020-10-20 16:53

聯準會恐成下一個新震央? 10檔「優殖高息」 投等債ETF出線
2025/03/13 18: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