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新聞會上癮!長期恐無法自拔 董氏籲縮短觀看時間

2022-11-14 17:30
選舉新聞會上癮!長期恐無法自拔 董氏籲縮短觀看時間

隨著九合一選舉即將到來,電視、報紙、網路充斥選情新聞,讓人很難不去注意,根據1篇2022年8月發表於《健康通訊》的研究顯示,有「不斷查看新聞」強迫性衝動的人,容易產生壓力、焦慮以及身體健康問題。你身邊是否有親友因長時間關注新聞而情緒大幅波動?請適時提醒對方暫停或減少觀看新聞時間,避免影響心理健康。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隨著九合一選舉即將到來,電視、報紙、網路充斥選情新聞,讓人很難不去注意,根據1篇2022年8月發表於《健康通訊》的研究顯示,有「不斷查看新聞」強迫性衝動的人,容易產生壓力、焦慮以及身體健康問題。你身邊是否有親友因長時間關注新聞而情緒大幅波動?請適時提醒對方暫停或減少觀看新聞時間,避免影響心理健康。


7成嚴重新聞資訊問題者 多數反應有精神狀況


該研究由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學者進行,針對1,100名美國成人的線上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受訪者需回覆他們對一些陳述問題的同意程度,例如「我沉浸在新聞中,以至於忘記了周圍的世界」、「我的心思經常被新聞佔據」、「我發現自己很難不讀或不看新聞」,以及「我經常無法專心在學校或工作上,因為我在讀或看新聞」。


另詢問受訪者他們經歷壓力和焦慮感受的頻率,以及疲勞、身體疼痛、注意力不集中和胃腸道等身體狀況問題。結果顯示,16.5%的受訪者對新聞資訊有「嚴重的問題」,他們經常沉浸在新聞故事中,以至於這些故事主導他們清醒時的思想,打亂了與家人和朋友相處時間,讓他們難以專注於課業或工作,並引起煩躁和無法入睡。另外,73.6%被認為有嚴重的新聞資訊問題者表示自己有「蠻多」或「非常多」的精神狀況,相較於其他受訪者,只有8%的人表示有頻繁的症狀。61%有嚴重的新聞資訊問題者表示自己有「蠻多」或「非常多」的身體狀況,相較於其他受訪者,只有6.1%的人表示有身體狀況。


新聞成癮現象惡化 台灣學界應重視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指出,這個研究指出媒體面臨經濟壓力時,常選擇具有吸引閱聽大眾的新聞,以聳動、斷章取義的方式,透過24小時不斷播放來爭取收視率,造成部分收視群產生新聞成癮的現象,這種狀況正不斷發生且有惡化趨勢,值得被大家所重視,特別是台灣媒體常一窩蜂聚焦報導重大新聞事件,此一問題更值得台灣學界加以研究。


對於已有新聞成癮現象的閱聽大眾而言,建議選擇暫時不去收視新聞,尋求專業協助擬定改善此症狀較佳的方式,如果需汲取新聞,或許改由平面媒體像是報紙,儘量不收看電子媒體,可能是比較有效的策略,若要依靠媒體自律來改善,相對是一段漫長且成效不可預期的方式。


當「壞消息」影響心情!就要有警覺性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新聞成癮」跟不良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有關,近年我們經歷了一些令人擔心的事件,包括新冠肺炎大流行、烏克蘭戰爭、大規模抗議或槍擊、氣候引起的野火等,這些壞消息常常會讓大家感到無能為力和苦悶,在台灣特別是選舉新聞,很容易造民眾無端的憤怒,或是陷入新聞的漩渦裡,隨著政論節目似是而非的言論、參選人彼此互揭瘡疤與叫囂,多數中間選民對於選舉往往會處於「關注」與「嫌棄不理會」之間擺盪。


葉雅馨說明,要擺脫這種明明不喜歡卻不斷去看的狀況,首先要先有所「覺察」,可問自己1天花多少時間看新聞?關注新聞的時候是否影響心情?像是變得鬱悶、提不起勁、什麼事都不想做,成天只想關注支持的候選人民調起伏與輿論風向。若有上述現象,包含無望或憤怒,對台灣政治覺得很失落,建議就要有所調整,最簡單的就是意識到它的「時間性」,雖然成癮但它會有時效性,告訴自己時間過了就會成為歷史,不要放太多情緒在裡面;接著要求自己「暫時離開」,停止或減少觀看時間,想觀看時先要求自己完成其他事情,像是做飯、公園走走、運動後再看,讓自己專注在從事其他事物來轉移注意力;最後「不去談論」,暫時停掉會有很多討論與論戰的群組,告知朋友自己花太多時間已不堪其擾需暫離。


葉雅馨提醒,如何健康的看待新聞,不讓新聞主導自己的情緒跟生活很重要,像是選舉期間,我們可關注參選人的政見、提出的願景與實踐的能力,跳脫煽動情緒的輿論,有助於我們在資訊獲取與身心健康中取得平衡。


更多NOW健康報導
▸15年後甲狀腺癌復發肺轉移! 積極治療仍可與癌共存
▸【影音】糖尿病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醫示警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我要留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