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屁不響?原來是因為吃太多…

2020-09-23 17:48
臭屁不響?原來是因為吃太多…

你有聽過「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這個說法嗎?雖然忍屁是基於禮貌,但屁忍久了可能會導致便祕,反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你有聽過「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這個說法嗎?雖然忍屁是基於禮貌,但屁忍久了可能會導致便祕,反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根據統計,每人平均每天約放屁5至10次,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從屁的成分、形成、頻率與臭味竟能反映出身體消化系統的狀況並診斷出各種潛在疾病。

大腸裡的氣體主要是空氣中的氮氣和二氧化碳,還有氧、氫和甲烷,以及少量的硫化氫、有糞便氣味的吲哚和糞臭素(3-甲基吲哚)、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揮發胺和揮發脂肪酸。放屁臭不臭與吃進的食物種類有關,像是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蕃薯、蘿蔔等等,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形成如雷響的屁聲,同時「淡化」屁味。但如果吃太多動物蛋白質、豆類、大蒜等,經過細菌分解產生硫化氫、糞臭素等惡臭氣體,放出來的屁奇臭無比!

有很多消化系統的疾病未出現明顯徵兆時,便是以「多屁」、腹脹、腹鳴來表現,包括慢性胃炎、早期胃癌、傳染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癌、膽結石、胰腺疾病、慢性腸炎、結腸癌、腸結核等,不可不留意。

你有認真觀察過自己放的屁嗎?如果有排氣的困擾,可以先從改變飲食習慣下手,少吃發酵食物,以及養成運動習慣。注意飲食均衡、少量多餐、勿暴飲暴食,吃東西細嚼慢嚥以免吞下太多空氣;每天喝杯優酪乳,也有助改善腸胃細菌。

四季線上/黃俐禎報導

我要留言留言

提示圖
本文含有敏感或兒少不宜內容
請確定您已年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