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家屬捐上百件文物 南藝大擬真複製技術神還原手稿作品

- 小
- 中
- 大

民視新聞/陳子凡、李建緯 台北報導「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離世後留下許多珍貴手稿,為了持續保存國家珍寶,家屬決定將《豐作》原稿等上百件文物,捐贈給台灣文學館,並透過南藝大的擬真複製技術,協助日常展示,繼續傳遞作家的文字力量。
民視新聞/陳子凡、李建緯 台北報導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離世後留下許多珍貴手稿,為了持續保存國家珍寶,家屬決定將《豐作》原稿等上百件文物,捐贈給台灣文學館,並透過南藝大的擬真複製技術,協助日常展示,繼續傳遞作家的文字力量。
文學作品改編歌詞搭配音樂傳唱,「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離世後留下許多珍貴手稿,為了持續保存國家珍寶,家屬決定將上百件文物,捐贈給台灣文學館。
賴和紀念館暨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說,「我們典藏的地方,因為有一次是彰化那邊暴雨,結果這些恆濕恆溫設備的排水,就被倒灌了,也跟臺灣文學館反應,那他們也說這樣子典藏的部分,其實可以讓文學館來做。」

適逢賴和129歲冥誕前夕,選擇把作品原稿,交給專業單位典藏,文化部也致贈感謝狀,感謝家屬長期守護,為大時代作見證。
文化部長史哲說,「希望一代傳一代,把這樣子的一個原稿,不只是文學上的造詣,而且是反映了大時代台灣,整個現代化啟蒙的一個見證,可以延續下去。」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林巾力說,「後續我們可以活化這些文物,我們讓這些文物,不只是躺在這個博物館裡面,我們希望它可以,進一步地可以活用運用,然後讓社會大眾看見。」
期盼未來促進更多跨界合作,進一步推廣賴和文學。而南藝大也透過擬真複製技術,將其中的8件手稿神還原,協助賴和紀念館的日常展示。
南藝大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所助理教授羅鴻文說,「比較困難的點是說,它原稿可能有一些摺痕有一些裂痕,打樣輸出之後我們會把複製件,還要做一些手工的一個加工,譬如說是有一些裂痕有一些毛邊,經過跟原稿的比對再加註上去。」
除了掃描原稿、精細調色印刷,還得手工刻劃歷史痕跡,透過擬真複製品,不只原始文物可妥善保存,也能繼續傳遞作家的精神和文字力量。
延伸閱讀

強颱「瑪娃」估下週一發海警! 氣象局曝「不排除發陸警」
2023/05/26 11:13:53

唱頌台灣/醫師轉行當老師!化身文學創作歌手做專輯
2022-10-28 18:17

不是手機、平板!蘋果今年WWDC將推重磅新品 官方一次註冊5款新商標
2023/05/26 10:40:34

一隻價值60萬!他赴鳥舍認購鸚寶 直擊「極罕見混種金剛」羽毛斑斕美翻
2023/05/26 11:38:49

拿安卓手機=沒朋友?高中生因「1功能」想換iPhone 網一看全搖頭
2023-06-05 22:59

表揚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同仁 桃機服務楷模增設「防疫楷模獎」
2023-06-05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