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21路口科技執法 議員批搶民眾荷包

- 小
- 中
- 大

民視新聞/林秀宜、李建緯 台北報導台北市從去年(2022年)開始,有21個路口開始科技執法,短短5個月就開出了8萬多張罰單,替市庫賺進5000萬,其中下台北橋後的延平北路口,以及蘭州路口是開單最多的地方,但實際訪問民眾,有人根本不知情,取締項目也霧煞煞,議員調資料方向,對比還沒安裝前,車禍不減反增,痛批怎麼會利用科技執法當作搶民眾荷包的工具。
民視新聞/林秀宜、李建緯 台北報導
台北市從去年(2022年)開始,有21個路口開始科技執法,短短5個月就開出了8萬多張罰單,替市庫賺進5000萬,其中下台北橋後的延平北路口,以及蘭州路口是開單最多的地方,但實際訪問民眾,有人根本不知情,取締項目也霧煞煞,議員調資料方向,對比還沒安裝前,車禍不減反增,痛批怎麼會利用科技執法當作搶民眾荷包的工具。
台北橋每到尖峰時間,總會出現機車瀑布,去年(2022年)12月開始科技執法,台北21個設置路段,光是橋下民權西路與延平北路口,取締件數5個月來就高達9439件,位居第一,車禍數以今年(2023年)4月14件對比去年同期6件,不減反增!
機車騎士說,「不知道,(下一個路口知道有嗎),我不知道。」
機車騎士說,「前面(蘭州街)有嗎我不知道,但這邊我知道有一台。」

加油站一出來,圖方便直切內線左轉,同樣拍到就罰,但一開始沒拉布條提醒,民眾根本搞不清楚,5個月下來,取締超過4400多件。
機車騎士說,「那個加油站出來,直接左轉,同事有被拍過啊,(罰多少錢),好像是1千多塊吧,罰單來的時候,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那個條文。」

北市大同交通分隊長蔡育佳說,「民眾如果有反應不足的話,我們可能再去做一些,小變動這樣。」
議員質疑多功能取締項目應該多宣導,否則執法變成搶荷包,想終結違規反倒惹民怨。
延伸閱讀

北市士林華榮市場都更案 外牆建材與送審有差異
2023-05-29 12:58


北市取締違停亂象 三月新增三處科技執法
2022-02-24 19:10

台旅行團濟州島車禍無重大傷亡關鍵曝 南韓警:司機警告不繫安全帶就不開車
2023/05/25 17:50:58

疫後消費軌跡大公開 靠電子發票銷售分析資料庫
2023/05/25 17:52:09

颱風假什麼感覺?網集體嘆「好久沒聽到這名詞」 上一次放假時間點曝光
2023-05-25 14:37

別讓老闆看到!2024請假攻略「最長爽休11天」 中秋、國慶請1休4
2023/05/26 08: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