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要「溫柔而堅定」?心理諮商師兩招稿定

2021-01-28 18:10
教育上要「溫柔而堅定」?心理諮商師兩招稿定

許多教養專家都建議教育上要「溫柔而堅定」,但家長執行上卻未必做的到,到底什麼樣的溫柔才叫做「溫柔」?什麼樣的「堅定」才不會被說不近情理呢?分寸拿捏上非常困難,到底家長該怎麼做呢?愛家好醫師專家顧問團,一起為您解惑。

許多教養專家都建議教育上要「溫柔而堅定」,但家長執行上卻未必做的到,到底什麼樣的溫柔才叫做「溫柔」?什麼樣的「堅定」才不會被說不近情理呢?分寸拿捏上非常困難,到底家長該怎麼做呢?愛家好醫師專家顧問團,一起為您解惑。

★溫柔而堅定是?
職能治療師吳怡璇表示,舉例來說,如果要孩子「收玩具」但孩子可能電視看的正開心不想收,堅持不關電視,要等一下再收,此時也不生氣會先等孩子看完,結束後再提醒要收,如果還是不收也不會用生氣的態度面對孩子,這是所謂的態度上「溫柔」;而到下一次孩子有求家長時(如:肚子餓吃飯),也不用生氣的方式回應,而是「堅定」的要孩子收完玩具,所以,所為「堅定」是在於與孩子的「約定」上。

心理諮商師廖偉玲也認為,沒遵守約定的「自然後果法」也會讓孩子瞭解自己該做好(遵守)約定,在孩子沒辦法遵守應該完成的約定時,也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因為單要孩子自負後果會感到相當緊張,所以家長說出跟孩子一同想辦法,會讓孩子感到安心、也更願意學習。

專家建議,很多孩子有叛逆問題,或是反抗問題,會慢慢隨著孩子的生活圈、好奇心轉移到其它事物上,建議家長不需過多擔心,勇敢往前。

★溫柔而堅定怎麼做?
與孩子溝通也有許多小技巧,心理諮商師廖偉玲表示,有時孩子會鬧脾氣,除了同理孩子外,溝通時記得要蹲下與孩子視線一樣高,才不會有以上對下的壓迫感、強迫感。再來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大約1歲半~2歲間有時不是溫柔就夠,也可以加入食物、玩具的引誘。

其實自我接納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就算是心理師也是需要長期學習,才能真的能夠接納自己、接納別人,鼓勵家長當成學歷程,慢慢去學習,同時多給孩子建議、選項去了解孩子真實想法,或許一開始家長不容易問出或猜對孩子想法,也別心急,慢慢來久了就會猜到。

四季線上 / 楊燕編輯

我要留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