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變黃金!循環經濟兼顧環保跟創新

民視新聞網 2020-11-03 18:28
廢物變黃金!循環經濟兼顧環保跟創新

廢棄物變黃金又有新典範!農委會推動循環經濟,處理每年487萬公噸農業廢棄物,兩年來再利用量增兩倍,達12.5萬,減碳效益也有6.1萬公噸,相當25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像是把芒果仁、鴨油、魚鱗萃取膠原蛋白,做成保養品,或剩餘木材做紙香皂,環保又有創意。

廢棄物變黃金又有新典範!農委會推動循環經濟,處理每年487萬公噸農業廢棄物,兩年來再利用量增兩倍,達12.5萬,減碳效益也有6.1萬公噸,相當250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像是把芒果仁、鴨油、魚鱗萃取膠原蛋白,做成保養品,或剩餘木材做紙香皂,環保又有創意。

精華液擦手上,按摩一下馬上吸收,裡面富含魚鱗膠原蛋白,還是MIT,還有鴨油做的護脣膏,芒果仁保養油,都是靠技轉廠商,將120公噸的廢棄物,萃取膠原蛋白,居然能又換取286萬利潤,成為循環經濟典範之一。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這個是未來整個國際的趨勢,國際的貿易裡面,尤其是歐盟會開始要求很多國家,輸出的產品要用綠電,消費者未來在消費任何的產品的時候,一定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碳足跡。」

農委會統整農林漁畜各試驗所,推動循環產業創新計劃,像16.9萬公噸廢棄牡蠣殼,帶來1035萬以上營收;林業廢材300公噸,有1200萬新產值。統計台灣每年約487萬公噸農業廢棄物,希望能藉循環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負荷。

陳吉仲更說,「這次的循環農業的列車,在全國辦了18場之後,我們把重要的這樣的循環農業的,食農教育推廣到全台灣各地,我們絕對會大量鼓勵,包含企業包含學術界,跟農委會相關的場試所共同合作。」

計畫從108年推動,5.2萬公噸再利用量,109年達12.5萬,成長超過兩倍,減碳效益方面,108年有3.7萬公噸,109年6.1萬公噸,相當於25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希望讓台灣更環保,並晉升循環經濟領頭羊!

(民視新聞/陳盈竹、黃彥誠 台北報導)

我要留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