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的台語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 曾奪兩岸校園歌手閩南語歌王榮銜 以張雨生為標竿

2020-08-10 10:55
教書的台語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 曾奪兩岸校園歌手閩南語歌王榮銜 以張雨生為標竿

在宜蘭高中教書是老師也是斜槓青年的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今年才26歲,大二開始就在台中的金典酒店和紅磚音樂餐廳駐唱,曾參加過許多創作比賽奪得大獎,還獲得「民歌四十創作比賽」演唱及詞曲冠軍的巡演機會,累積了充足能量,今年夏天終於帶著首張創作專輯《噶瑪蘭的風吹》進軍歌壇,以臺灣新民謠的新風格展現唱作實力,為台語歌壇注入一股全新能量。

     在宜蘭高中教書是老師也是斜槓青年的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今年才26歲,大二開始就在台中的金典酒店和紅磚音樂餐廳駐唱,曾參加過許多創作比賽奪得大獎,還獲得「民歌四十創作比賽」演唱及詞曲冠軍的巡演機會,累積了充足能量,今年夏天終於帶著首張創作專輯《噶瑪蘭的風吹》進軍歌壇,以臺灣新民謠的新風格展現唱作實力,為台語歌壇注入一股全新能量。

教書的台語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 曾奪兩岸校園歌手閩南語歌王榮銜 以張雨生為標竿
照片:典選音樂提供 台語新民謠唱作新人 楊肅浩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

        自小生長在宜蘭頭城田庄的楊肅浩,有著一股質樸真誠的氣質,年幼時在「歡樂宜蘭年」活動中聽見陳明章老師演唱「蘇澳來的尾班車」開啟了他對台語歌的興趣,國中時期就喜歡唱歌,高中時期開始創作,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文系的他,在文學造詣上也屢獲獎項肯定。選擇台語創作是受到大學課堂討論中古音韻而啟發,他說「詞曲不倒音,歌又要選到好詞,修辭有層次,真難! 開始研究台語歌之後,覺得台語詞彙非常適合拿來寫歌」;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就是以家鄉成長背景所見的人事物為出發點,就像風箏飛高高,俯瞰兩三代人在台灣土地上發生的故事,概念上是希望傳達島嶼上不同世代與族群間的相互理解與關懷。

教書的台語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 曾奪兩岸校園歌手閩南語歌王榮銜 以張雨生為標竿
照片:典選音樂提供 台語新民謠唱作新人 楊肅浩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

         他的另一身分是宜蘭高中的國文老師,在錄製新專輯時,由於白天要教書,傍晚再搭車到台北錄音,有時錄到深更半夜,只得在客運上備課,過程雖然艱苦,但首張專輯就得到公司「典選音樂」全力支持,一口氣邀集了金曲級的三位製作人,吉他詩人董運昌、金曲製作人蘇通達以及金魁剛(Trash樂團鼓手)共同操刀,並由三位製作人及這虎音樂負責人趙家駒老師攜手完成,打造出屬於楊肅浩的臺灣新民謠;雖然扛著斜槓青年分秒必爭的辛勞,但當專輯完成的那一刻,他既興奮又感動,第一時間就帶著專輯回到母校,親手送給當年一路看好他、鼓勵他的「素珍媽」教授,因為這位教授當年常跟他說「別把鑽石當玻璃珠,本質特別,就不要隨波逐流去做平庸的那一個」,更說看到他就會讓她想起在政大看到張雨生的樣子,「一個讀過書的知識份子做音樂,寫的歌應該要有一些文化和社會責任存在,不要只是為寫而寫,要有態度和感情」;教授的一席話,讓他受用無窮,至今教書仍常引用鼓勵學生。

教書的台語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 曾奪兩岸校園歌手閩南語歌王榮銜 以張雨生為標竿
照片:典選音樂提供 台語新民謠唱作新人 楊肅浩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

   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共收錄11首歌,他一手包辦了100%的歌詞和90%以上的作曲,創作力驚人!專輯主打歌〈1929〉是楊肅浩與董運昌老師合作的第一首歌,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大學時期曾幫一位宣寶麟老將軍寫過回憶錄,畢業後返鄉教書又天天經過老眷村的「復國巷」,當時就想為這群跨海來台的老兵們寫下他們離鄉奮鬥的感人故事,而這個動機也觸動了董運昌老師想起父親隨政府遷台的歲月,製作時,兩人用不同世代的感動,從1929年唱到2019年,唱盡90年來的光陰流轉,字裡行間中深深感受到老兵對故鄉的思念,歷經三代未曾抹滅;而這支MV為傳達時空轉換的意念,也特別以動畫製作,今(10)日晚間8點正式在YouTube首播。

教書的台語樂壇唱作新人楊肅浩 曾奪兩岸校園歌手閩南語歌王榮銜 以張雨生為標竿
照片:楊肅浩提供 和陳明章老師合作

四季線上/劉培玉 報導

我要留言留言